“失信商家”圈钱就跑 防骗“功课”必不可少
“我是7月9日在欧洲风情街的一家游泳馆报名游泳培训,交了3000元,报一对三的私教,4天之后发现突然闭馆了,一天都没有学,现在钱也没有退,老板说8月初重新开业或退款,但现在还没有任何消息。”市民方女士近日向记者反映,之前没有看出来这个游泳馆有什么不正常,她在扫码付钱之前还去实地看过两次,没想到钱一交,游泳馆就闭馆了。和方女士遭遇同样经历的还有100多人,他们都是交了钱,有的只学了几次。无奈之下,他们只得报警,并向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
交预付消费卡资金后“人去楼空”
近年来预付消费卡的起充金额、续费规模都在不断攀升。记者采访了解到,在九江,有的健身、美容美发、早教等预付消费卡起充金额往往以几千上万元计,而且设置了类似“卡内余额少于多少就不能再享受折扣必须续费”“卡片升级需要再多续费才能享受原有折扣”等不成文的规定,提高了充值门槛。
不少消费者反映,很多商家设置的霸王条款使得“办卡容易退卡近乎无门”“交钱容易退钱难于登天”,不少人还遭遇到了老板“跑路”“人去楼空”,欲哭无泪。
消费者周女士对记者说,她之前在一家快餐城办理了500元的充值卡,但是卡里还剩300多元没吃完,快餐城就因疫情关了门,到现在还没有开门。老板是外地人,她没有任何联系方式,不知道这钱该找谁要去。
市民桂女士曾在一家净水设备公司买了一台价值3888元的净水器,全额付了货款之后,桂女士左等右等,却不见商家来安装,找上门才发现,这家公司已经人去楼空。
市民张先生致电报社热线,他在一家影楼预订了899元儿童摄影套餐,当时缴纳了全部费用。最近,他和妻子带着孩子到这家摄影工作室拍摄,发现人去楼空。他拨打该摄影工作室的联系电话,也拨打不通。
像这样的“失信商家”不在少数,一些商家为扩大客源,通过优惠折扣吸引顾客办理预付卡,最后因经营困难关了门,有的则不排除纯粹是为了圈钱,圈了顾客的钱就跑。
“收了客户资金跑路的 可以认定为合同诈骗罪”
预付卡消费出现问题,消费者可以拨打12315进行投诉。记者从市场监管局了解到,商家“跑路”是市民有关预付卡投诉最多的问题,监管人员通过协调,帮助有些消费者将预付款追了回来。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部分权益受损的消费者除了报警、投诉外,一些数额巨大的往往最终选择通过诉讼的方式来解决纠纷。
“如果商家以预付卡的名义收取客户资金,该资金没有用于主营业务,并且商家没有向客户提供商品或服务就关门跑路,商家的该行为就涉嫌合同诈骗了。之前就有一个装修公司收款跑路的就是定了合同诈骗罪。”顺合律师事务所律师王志告诉记者,“有的顾客办理了预付消费卡,但没有和商家签协议,只是登记了一下,这个也算,登记也是协议的一种形式。”
王志律师也在此提醒大家,预付卡消费有一定的风险,市民在办卡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首先消费者在办卡的时候一定要谨慎选择商家,不要被所宣传的优惠条件迷惑。尽量选择一些规模较大、有资金保障、证照齐全、经营状况良好、市场信誉度高的企业。办卡之前消费者有必要看一下商家的店铺租赁合同,看看自己办卡的时间与店家房屋租期到期时间相差多少,如果时间差距很短,那么消费者一定要谨慎办卡,以免发生房租到期之后,商家跑路的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