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共青城市:“置顶”民生实事 让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

发布时间: 2021-04-28    来源:

自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共青城市“置顶”民生实事,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作为党史学习教育重要内容,着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办好群众饮水、教育等民生实事,让党史学习教育持续走深走实。

“我们刚刚进行了试通水,在不需要加压泵站的帮助下,可以实现日供水约11万吨,加压后达到20万吨,可满足50万人用水量。”共青城市农业农村水利局副局长黄志清说,“共青城市目前的用水量每天4-6万吨,切实保障了共青城市生产生活用水。”

为缓解全市城乡居民用水需求,共青城市委市政府投资4.3亿元启动建设共青城“红旗渠”——共青城市柘林水库引水工程。一条长42公里的专供引水管道将柘林水库的水引入共青城市,将柘林水库安全、优质的生命活水绵延不息地为沿途群众和共青城市输送,彻底解决了共青城市十几年来生产生活用水不足的窘境。据了解,项目批复工期是两年,但一年不到的时间就建成通水,建成后可满足未来长远规划50万人的用水量。这是新一代“共青人”大力弘扬“坚韧不拔、艰苦创业、崇尚科学、开拓奋进”的“共青精神”的结果。2022年,共青城市将率先在全省实现全域面积城乡供水,“同质、同价、同网、同服务”,真正实现了喝安全水、放心水、幸福水的愿望。

家住在江西共青城市茶山街道益和花园的张瑞是一名学生,目前正在共青城市东湖小学读五年级。2019年,张瑞告别老旧校区,进入新校区学习,更加合理的校区布局让她上学的路程缩短,学校门口设置的减速带也令她进出学校更安全,另外,上课的教室也更加宽敞。

“新校区的教室就是不一样,不仅面积增大了,而且班级人数也减少了,让老师可以更全心全意地照顾我们。”共青城市把解决好人民群众所思所想所盼的实际问题作为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标准,聚焦社会关注、群众关心的大班额、“入园难、入园贵”等热难点问题,先后投入资金近亿元,新建了第二幼儿园、托育中心、第三幼儿园、南湖新城幼儿园,“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将基本得到解决,近三年新增3000余个学位,补齐学位短板,解决幼儿“入园难”。

为消除大校额、大班额等问题,共青城市积极推进北峰小学的新建和高新区九年一贯制学校的改建,新增义务教育阶段学位2000多个。

“蛮喜欢这里的,空气新鲜、和谐宁静!我想,以后就在这里工作、生活了,肯定会很舒心!”田欣从南昌大学共青学院毕业后去了沿海,转了一圈后还是回到共青城市,准备在这里定居。

“让城市绿起来,让居民富起来,让城乡美起来”,是“城市创建绿富美”的内涵。近年来,共青城市将做美城市作为打造鄱湖明珠的重要支撑,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为重要抓手,深入推进国家低碳城市试点建设,深入实施城市功能与品质提升行动,着力打造美丽江西“展示区”,努力实现群众普遍享有舒心的工作、稳定的收入、可靠的社会保障、更好的教育医疗、安心的居住场所、放心的社会治安、便捷的交通出行、高效的办事服务、丰富的文化生活,共建宜居宜业宜学宜游的绿色生态家园,真正让城市“居者自豪、闻者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