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青城市全面落实“双减”政策
在推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政策过程中,共青城市不断走深走实,履职尽责,为民办实事。共青城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工作作为重大民生工程来抓,并纳入共青城市2021年教育重点工作。教育主管部门成立了以局长为组长的“双减”工作领导小组,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落实“双减”工作,制定了《共青城市教育体育局“双减”工作实施方案》,出台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的通知》,明确了“双减”工作的工作目标和重点任务。
全面排查不留死角,“双减”多措并举、掷地有声。今年5月以来,对全市17家学科类和28家艺术类校外培训机构开展了全面排查,建立工作台账,设立举报电话,建立“黑白名单”制度并在政府网站上进行公示,接受群众和社会的监督。自7月24日起,一律停止审批新的面向义务教育阶段学科类校外培训机构。暑假期间,联合公安、住建、市监、消防、卫健等部门,对全市校外培训机构的招生、收费、师资、合同和场所进行检查,下达整改通知书19份,并责令其限期整改,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办学行为,严格落实国家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双减”政策。
重磅出击精准施策,“双减”全面展开课业有方。共青城市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全市中小学校“五项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2021年秋季学期在全市中小学开展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关于进一步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办学行为的通知》和《共青城市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表》等系列文件,制定落实“双减”工作相关措施,做到“三控制”(即控制在校时间、控制作业总量、控制考试次数)、“三加强”(即加强教学管控、加强质量评估、加强教师素质提升)、“三重视”(即重视家庭教育、重视学生实践、重视学生体质),达到“三个提升”(即学校管理提升、学生学习提升、家长满意提升)。全市中小学校按照“双减”和“五项管理”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了“一校一案”,对“双减”和“五项管理”制定具体工作制度,如共青城市中学的作业管理制度、国科共青城实验学校的收手机管理制度、西湖小学的文体活动开展制度等。学校通过《致家长的一封信》、微信群、公众号等方式,进行广泛宣传,积极争取师生、家长的支持和理解。
强化作业总量控制,“双减”统筹管理推进有序。耀邦红军小学通过校内小程序,由教务处统筹、控制学科作业总量,确保小学三至六年级家庭作业量不超过60分钟;共青城市中学积极探索“作业超市”,教师在“作业超市”精心设计、分层作业,将必选作业与自选作业相结合,把作业的选择权和自主权还给学生,减少家庭作业总量,引导学生快乐主动做作业;共青小学试行“班级作业墙”,在班级公示作业台账,每天作业量由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在台账上进行记录,控制作业总量。
课后服务全面开展,“双减”循序推进服务有效。为进一步落实《关于进一步做好义务教育学校课后服务工作的通知》精神,解决家长“急难愁盼”问题,在全市中小学全面开展课后服务工作,做到“两个全覆盖”(即城区义务教育学校和农村乡镇中心校全覆盖和有需求的学生全覆盖),延伸至所有村级小学和教学点。在学生家长自愿的前提下,切实保证“5+2”模式,并规范课后服务内容,家长对学校开展的暑期托管服务和课后服务表示一致认可。2021年秋季开学,全市15所公办义务教育学校、19所村小(教学点)全部开展了课后服务,参与学生17819人,参与率达99.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