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鸭”遇见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 打造服装名城再进位
以“鸭鸭”为代表的纺织服装在八十年代是共青城的骄傲,进入二十世纪初后便逐渐没落。随着共青城设市,新一代“共青人”走出“产、学、研”的新思路,引进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使共青城纺织服装行业出现新的契机,打造主营收入500亿的时尚之都、服装名城未来可期。
11月26日,在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师生们正坐在一起进行研发设计的头脑风暴。围绕今年最前沿的服装时尚设计理念,在老师的引导下,纺织服装领域的精英们各抒己见,为一款尚未成型的时尚羽绒服出思路、提点子。
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院长王秋寒说,自8月份团队进驻以来,已经设计各式服装100余款,目前正在做的效果图有300个,“我们目前研发的款式以文化先行,设计宗旨为红色青春的、时尚的、科技的,将中国古典文化和现代文化应用到服装当中,形成一种新的文化自信。”
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目前有15名研究生、3位带队教授及6位工艺师入驻,主要围绕服装设计、面料研发、智能制造等领域开展技术攻关,重点承担羽绒服设计研发任务,注重羽绒服款式时尚设计,涵盖高新纺织材料、新技术工艺改进及智能制造、羽绒指数大数据等多个方面研发内容。
“有几个企业已经来考察过了,他们对我们设计的产品很感兴趣,对我们的新思路表示认同。”王秋寒说,“目前样品比较少,但在人员全部到位之后,会形成固定的时装发布,每季度进行一次发布,并邀请这些企业前来参观、订货。”
共青城市第三次党代会提出,“力争主营业务收入达到500亿元,打造时尚之都、服装名城,让共青城成为‘一座温暖全世界的城市’”。重振服装行业昔日辉煌,面临的主要问题是科技含量不高、款式不新、附加值不高。武汉纺织大学共青城纺织服装产业研究院的到来很好地解决了这一问题,它就像一座桥梁,融通着科学家和企业家,共青城服装企业的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将得到大幅度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