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小心微信 “亲属卡”功能 已有人被骗
IT之家7月5日消息 近日,南京警方发布提醒,小心微信和支付宝的“亲属卡”功能。张某以租房为由,先向杨女士交押金,再要求对方退还押金,一系列操作后骗取杨女士3000元。民警调查得知,嫌疑人正是利用杨女士不懂“亲属卡”的代付作用,被别人玩了时间差。
什么是 “亲属卡”
IT之家此前报道,“亲属卡”是微信上线的一个功能,具有 “代付”性质,最高每月 3000 元。简单来说就是他人消费,开通者买单。
不法分子怎样通过 “亲属卡”行骗?
混淆概念
案件中的杨女士就是听信了张某的一面之词,以为自己收到的是 3000 元押金,实际上只是一张额度为 3000 元的 “亲属卡”。但在她的理解里,自己已经收到了款项。
自行解绑
杨女士领取 “亲属卡”后,不法分子为了减少风险,会立即进行解绑,此时杨女士就算消费,张某也不需要对其进行 “代付”。
要求退款
不法分子随后会以各种理由提出退款,并要求钱款 “原路返回”,于是杨女士在张某的指引下,也为对方开通了 “亲属卡”。
不同的是,之前杨女士接受 “亲属卡”后并无消费,所以对于不法分子来说钱款分文未少,更不存在支出了 3000 元的说法。但是当杨女士成了代付方后,张某立即利用 “亲属卡”功能多次消费,刷爆额度,使得杨女士损失了 2980 元。
如何设置和检查 “亲属卡”?
操作步骤:打开微信【我】——【钱包】——选择【亲属卡】——点击【赠送亲属卡】——选择赠予类别和人即可。发送 “亲属卡”给他人相当于默认替对方的消费买单。
务必谨慎开通,同样支付宝也有 “亲情号”功能与 “亲属卡”功能类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