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办卡消费优惠多?谨防“馅饼”变“陷阱”
如今,越来越多的商家热衷于推荐预付式会员卡,健身、吃饭、理发无一不可提前办卡。
"预存1000元送500元""充值享受八折优惠"等预付款优惠活动屡见不鲜,但其中到底有没有“坑”呢?近日,就有市民向汨罗融媒体爆料,劳动南路一健身房设办卡陷阱。销售人员承诺如转让卡片仅收取10%手续费,客户缴费后才发现合同背后格式条款标注“转让卡片需另缴600元手续费”。
那么,办理预付卡,我们要注意哪些事项?记者带您看一看。
预付式消费:市民享优惠、商家稳运营
"办卡后,买奶粉、纸尿裤这些经常有买一送一的活动,能省下不少钱。"考虑到使用频率高,充值优惠大,家有小宝宝的彭玉在婴幼儿用品店办理了会员。她告诉记者,近年来,她在各商家办理的预付式会员卡多达十几张。
记者在街头随机采访,10位市民中,有7人表示曾办理预付式会员卡,办卡原因大多是优惠力度大、使用方便、熟人开店办卡捧场。
那么,商家在打折和让利后,预付式会员卡给他们带来了什么?
"办卡之后,我们可以实现资金的快速回笼,降低门店资金链断裂的风险。同时还能保证拥有一批长期客户,稳定门店销售额。"在一大市场运营某足浴中心的曹志分析道。
通过让出小利来稳定长期收入,预付式会员卡成为许多商家保持运营状况良好的重要营销手段。此外,也存在一种特殊情况,即部分市民在办了会员卡之后,由于种种原因不消费,等于把钱白送给了商家。
商家"跑路",警惕预付式消费后的"陷阱"
事实上,预付式消费看起来花团锦簇、双方共赢,然而,办卡容易退卡难,更不可避免地带来了不少纠纷。
根据今年3月出炉的《2019年湖南省预付式消费维权状况调查报告》显示,全省消费者办理过预付式消费卡的比例为43.6%,其中14%有过维权经历。
记者调查了解,实际生活中,有部分商家在消费者办卡或缴费之后就"翻脸不认人",服务大打折扣不说,甚至还有"跑路"的现象。
"之前在二中附近一家网吧看到有充100送50的活动,我看很划得来就充值了,没想到钱还没用完,店就没了。"市民邹先生告诉记者。
"听说充100元可以送两个蛋糕,我也预存了。结果不到两个月,卡里还有一半钱,老板就把店给转让了,自己消失了。"另一位市民何女士表示。
对此,记者向湖南金州律师事务所咨询,鄢阳洋律师给出建议:预付式消费遇到纠纷,可以先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局寻求调解。另外,办卡充值时,商家口头承诺的优惠条款,一定要落实到合同上,合同关乎自身利益,一定要逐字查看。
消费者保留好证据,用法律维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