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提示:代管行李提走财物,代缴费骗光学费,假冒老师收费,冒充室友盗窃 大学生入学第一课“防骗”
每到新生开学时,就总会听到各类针对大学新生的骗局,被骗的学生数量之多,骗术的样式之广,不禁让人咋舌。
许多人会想,大学生是一个高智商、高学识的群体,为何还会屡屡被骗呢。
事实告诉我们,不仅被骗,被骗的还不在少数,甚至在之前的报道中,还有学生为此丢了性命。
归根结底,是因为其涉世不深,独自来到新的环境学习和生活,既陌生又新鲜,更容易相信身边的人。
为此,大庆晚报“防忽悠热线”,特为准大学生们上一堂特殊的课,为新生们打好防骗“预防针”,通过这篇防骗指南,让他们练就“火眼金睛”。
1、代为管理行李行骗
每年的高校开学季,各地的火车站或长途客运站门前,都会变得极为热闹,高校接待人员、出租车司机、亲戚朋友,各类接站人员集聚于此,迎接新生。
此时,一些骗子便趁机设局行骗。骗子会趁乱在车站门前举牌伪装成高校接站人员,热情地接待前来咨询的学生。
许多学生人生地不熟,便会信以为真,拖着行李聚在骗子身边等候。
随后,骗子就会使出“调虎离山”的伎俩,让学生们先在此等候,让“工作人员”先将行李搬到车上,以此方法将学生的行李盗走。而学生们的重要财物都在行李内,会因此受到巨大的损失和麻烦。
●提醒
当在车站遇到特别热情的人时,要格外警惕,要查看所谓校方人员的相关证件,重要物品更不要离身,以免上当受骗。
2、假冒家长代缴学费
许多准大学生进入校园之后,看着教学楼、寝室,来来往往的学长们,都会觉得哪里都很新鲜。
同时,也会有些茫然,自己的室友什么样?学费怎么交?寝室在哪里等等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时候,又有骗子开始利用新生们的脆弱心理,开始行骗了。
据了解,有的骗子会假冒成新生的家长,见到新生便热情地搭讪,自称是新生的家长,刚从寝室出来,正准备去给孩子交学费,有好几个孩子都找她帮忙呢。
骗取学生的信任后,便会以早就演练成熟的手段,将学生的学费骗走。
●提醒
新生到校报到不要因为不熟悉而慌张,校方为迎接新生是做足了准备的,一定要严格地按照校方的安排,一步一步去进行。
一旦遇到问题,一定要到学校的管理部门进行咨询,切不可着急。
另外,所有与缴费有关的事宜更要亲自办理,万不可委托他人办理,以免上当受骗。
3、骗取银行卡号密码
每年的新生报到季,一些电信运营商,便会在校园内开展一些优惠活动,为学生们办理电话卡。
绝大多数的学生,都会前去办理当地的电话卡。这期间,就会有骗子掺杂其中,以办理电话卡为名,骗取学生的个人信息。
随后,学生便会接到诈骗电话和短信,以帮助学生办理助学基金,贫困生生活补贴等,骗取学生的银行卡号和密码。
还有的则自称是校方或教育主管部门,以返还学费为由头,套取学生的卡号和密码。
●提醒
办理电话业务,一定要到正规的通讯运营商处办理,办理的过程中,要仔细核对对方代理资质,并询问校方,是否是校方所允许开设的营业点,在了解详细后,才可办理。
此外,对个人信息,尤其是身份证、银行卡号,密码,绝对不可以泄露给任何人。
任何政策方面的问题,不要轻信,要到校方处,亲自核实后再办理。
4、冒充老师骗家长
每年新生入学,都会有骗子趁乱行骗。据了解,有的骗子会趁学生们都在寝室打扫收拾的空当,假冒校方老师,进入寝室进行“登记”。
骗子会借此时机,收取所谓的寝室管理金、押金等莫须有的费用。由于数额很少,很多学生会不假思索地交钱。
还有的骗子,会借此记录学生及学生家长的电话。在得到电话资源后,骗子会一边电话轰炸学生的电话,另一边同时拨打学生家长的电话,谎称孩子在外出了车祸急需用钱,以此来实施诈骗。
许多家长一时着急,又联系不上孩子,便会将钱汇给骗子,造成经济损失。
●提醒
学生入学后,生活方面的各类问题,都会有相应的班级辅导员协助。到校后,要第一时间与班级辅导员进行接洽,在随后遇到的各类登记及缴费问题,都应与辅导员联系进行核实。
切不可轻易地将个人信息,提供给他人。
5、冒充室友盗财物
由于刚刚入学,同学之间还不熟识,许多新生迫切地想要结交一些新朋友,一些骗子就抓住了新生的这种心理行骗。
据了解,有的骗子伪装成新生的室友,混进寝室,热情交谈后,骗取学生的信任,继而寻找机会盗取财物。
还有的新生,则是被真正的室友所骗。在与室友的几日交心下来,便完全的信任对方,随意地将隐秘的个人信息泄露给对方,别有用心的人,则利用这些信息,办理网络贷款或信用卡,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提醒
不要随意相信任何陌生人,出门在外,贵重物品更要随身携带,不能轻易离开视线以外。
身份证等重要的个人信息,不要轻易地泄露给他人,更不能借给他人使用。防止他人利用重要的个人信息,办理各种银行卡及电话卡。
对于初入社会的大学新生来说,面对花样百出的各类骗局,他们真的很难应对。所以,不论是学校还是家长,都应在这一时期,为学生们讲解一些防骗常识。
同时,每年开学季,各高校更应该举行一些相关的防骗培训,防止新生上当受骗、学会自我保护。
校方还可邀请公安部门的工作人员来给学生们上课,通过分析案例的方式,提高学生的辨识能力,教会他们避免消费纠纷、识别骗局的方法。
相关链接
民警支招:记住这四条
每年的开学季都是大学新生被骗、被盗的高发期,为此民警总结了防范提醒,为新生们支招。
1.将现金及时存入银行,保管好银行卡、密码和身份证,三者建议分开存放,切记不要将密码泄露给他人,不要用出生日期作密码,要及时缴纳学费,不要在身边及宿舍内存放过多现金,以免丢失、被盗,造成财产损失。
2.笔记本电脑、手机、iPad、相机等,一定要妥善保管,不要随便在床上、桌上一放,以免被他人“顺手牵羊”,箱子、抽屉要及时上锁。
3.关好门窗。新生入学分到宿舍后,宿舍就是家。每天最后一个离开房间的人,要关好门窗,以防小偷趁无人之机,入室盗窃或从窗口“钓”走物品。
4.在食堂、图书馆、教室、运动场等公共场所时,务必将书包和贵重物品保管好,做到物不离身。
警惕校园贷理性消费
网络借贷风行校园,许多大学生陷入“套路贷”陷阱。除了自己借钱,还有轻信同学、朋友的介绍,用自己的身份信息帮助他人贷款或为他人担保,从而落入高利息陷阱。
1.要树立理性消费心理,杜绝攀比、盲从的不良现象,避免超前消费和过度消费,确有消费需要,可向家长说明情况,预支生活费。不要轻信低息免押快捷的借贷平台广告。
2.加强学习金融消费和网络安全知识,掌握单利、复利、违约金、滞纳金等基本金融知识,提高甄别和防范非法网贷诈骗的能力。
3.对于推销的网贷产品,切勿盲目信任,尤其警惕熟人推销,不随意填写和泄露个人信息。
4.要全面评估自己的经济状况,谨慎使用校园贷,在使用信用消费时,应优先向正规的银行机构申请,但制定合理的还款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