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治理:江清水净正气扬——市水利系统扎实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纪实
九江新闻网讯(九江报业融媒记者 谢雯)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全市水利系统按照“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的总体部署,立足行业职能,突出重点领域,以高压态势开展沿江非法码头整治工作,还长江一岸翠绿。“现在的江岸清朗,主要得益于对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的清理整治。”市水利局运行管理科科长傅建伟道出了其中缘由。
之前,长江岸边各类码头林立,其中不乏很多未经批准的非法码头和管理混乱的“小散低”码头,长江岸线不堪重负。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长江干流生态治理工作,2016年起部署开展沿江非法码头整治工作,按照国家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领导小组工作部署,进行认真梳理,全市共有127个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列入清理整治清单。近期,省水利厅牵头组织完成了第二批项目省级复核,确认销号。至此,我市122个清理整治项目全部通过验收销号,这标志着九江长江干流岸线利用项目清理整治任务全面完成。
“通过清理整治,全市共拆除沿江码头46座,规范提升码头项目76座,总计腾出优质岸线4645米,拆除建筑物面积2.3万余平方米,清除弃土弃渣6万余方,复绿面积10余万平方米。”傅建伟说。
生态河湖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内容。今年以来,市水利局以打造“美丽河湖”为目标,持续推进以清理整治乱建、乱占、乱堆、乱采为重点的河湖“清四乱”工作,取得了良好成效。据统计,今年1至6月,全市水利系统共出动执法人员8004人次、船艇1052台次、车辆979台次,查处非法运砂船舶12艘、非法采运砂挖机3辆、铲车1辆、三轮车7辆,化解涉砂矛盾纠纷两起,立案查处非法采砂案20起、非法运砂案14起、其他涉砂案件1起,行政处罚34人次,移交刑事立案1起,处罚金额104.68万元。通过专项整治行动,有效震慑了涉砂领域违法犯罪活动,进一步规范了长江、鄱阳湖、修河流域采砂秩序,更好地维持了河势及岸线稳定,优化了河湖水生态环境。
专项整治要在深挖根治上下功夫,更要着眼长远,在长效常治上见成效。市水利局按照水利部统一部署要求,采取分步实施的办法,积极推进河湖划界工作。市水利局制订了《九江市河湖管理范围划界工作方案》,依据《江西省河湖划界技术导则》,指导各地合理确定划界标准,稳妥推进划界工作,并将划界成果通过政府网站向社会公布。目前全市已完成长江等9条河流划界,划界长度700余公里;完成鄱阳湖等24座湖泊划界,划界岸线长度1300余公里。随着河湖划界工作的进一步推进,将对我市河湖水域岸线管理保护,水域岸线等水生态空间管控起到关键性作用。
与此同时,市水利局联合公安、交通等部门开展集中巡查、共同执法、分类办案,推进联合执法常态化规范化。对于执法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建立问题清单,并督促限期整改。对非法采砂案件,只要符合入刑条件的,第一时间按程序移送公安部门,并及时跟进案件侦办情况,坚决杜绝以罚代法的现象发生。
长效常治,制度先行。市水利局加大力度落实各级河湖长常态化巡河巡湖、突出问题排查整治、联席会议、督查督办、考核问责等制度,推动河湖长制压实责任、落实目标。同时,在全国首创建立了生物多样化司法基地、长江江西段生态环境司法保护基地,并在全省率先建立了“河湖警长制”,并广泛开展“我是河小青”志愿活动,设立“企业河长”“民间河长”,聘请新闻媒体、社会监督员、志愿者,对河湖管护进行监督评价,形成全民参与、社会共治的河湖管治体系。
下一步,全市水利系统将紧盯三年时间节点,对问题整改实行项目化推进、清单调度、动态管理,推动问题全面改、深入改、彻底改,确保取得整改实效。尤其是注重把完善制度、健全机制贯穿整改工作全过程,切实堵塞行业监管漏洞,形成标本兼治的行业治理格局,坚决完成“一年打击遏制、两年深挖根治、三年长效常治”的目标任务,为全市坚决打赢扫黑除恶硬仗、努力走在全省前列作出水利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