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治理:拧紧生产“安全阀” 守好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安全关
春节假期结束,共青城市企业陆续恢复生产,大量员工返回工作岗位。为防范各类安全生产事故发生,营造稳定社会环境,共青城市应急管理局多举措强化工贸企业安全监管服务,助力企业安全快速复工复产。
成立3个工作组下沉一线指导企业复工复产,盯紧员工操作安全和设备设施安全,走进辖区企业进行“开工第一课讲安全”培训……企业复工复产历来是生产安全事故的易发多发时段,连日来,共青城市应急管理局通过靠前服务、上门指导等方式,为企业提供安全服务,助力企业安全复工复产,坚决遏制生产安全事故发生。
印发一批指导手册。复工复产前安全自查该怎么进行?这是企业最急迫的问题,共青城市应急管理局集中力量梳理分析往年企业复工复产期间易发生的问题,结合工作实际,列出人员、设备、环境和安全管理四个方面20项问题风险清单,制定下发《致全市工贸企业的一封信》并在“共青城发布”微信公众号发布,及时将各级关于企业节后复工复产的安全要求及近期典型事故案例通过一封信形式和微信工作群等平台宣传到广大企业。购买1000份《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实用手册》等法律法规书籍,制作印发一批《企业节后复工复产安全生产指导手册》,针对复工复产中企业最关心、最现实、最急迫的安全生产问题作出详细解释,让企业“一看就明白、照着就能做”,为企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做好安全防范提供有效指导。
组建一支服务团队。共青城市应急管理局建立党员干部联系企业制度,深入企业开展“八包一保、七个一”服务,组建3个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服务指导小组和2个专家团队开展安全服务指导工作,指导企业做好风险预判,制定风险防范措施和应急处置方案,做好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做到“企业有困难、应急局必应”。复工复产期间,为修复部分生产设备重新启动时产生的机械故障、企业对设备检维修作业频繁、各类特殊作业和特种作业次数大大增加的特殊情况,共青城市应急管理局积极督促各类复工复产工贸企业开展一次全面安全检查,特别是在开工前要对设备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检修、检测,确保设备能够正常、安全运行。节后累计出动52人次,检查企业52家次,发现隐患158处,整改153处。
组织一次安全培训。共青城市应急管理局督促企业要强化教育培训,始终紧绷安全生产这根弦,积极引导动员各企业开展节后第一场安全教育,要求企业主要负责人宣讲“开工第一课讲安全”,重点针对新增员工开展三级教育培训。采取“全员职工培训+警示片教育”的方式,对全员进行安全生产再培训,增加宣传教育的广度,通过微信工作群线上发布企业复工复产安全提示注意事项要求。采取线下宣传方式,上好安全生产“第一课”,广泛宣传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和安全常识,切实提高员工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救援能力。截至目前,深入企业讲“安全第一课”18堂次,培训员工600余人次。
出台一套惠企政策。出台《共青城市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奖励办法》,设立安全生产标准化奖励专项资金,对创建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二级、三级的企业,分别给予5万元、4万元、3万元的奖励,激发企业创建积极性。对安全生产标准化企业进行奖励,共奖励资金100万元,为优化营商环境提供了安全支撑。(唐芬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