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网站声明

风险提示::相互宝又摊上事了!非持牌经营尚未平息,再涉嫌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发布时间: 2020-09-21    来源:
 最近,相互宝摊上了不少事。

  先是在银保监会打非局的一篇文章中被定性为非持牌经营。

  然后又针对公众关于相互宝高涨的分摊金额、高达8%的管理费、严苛的“拒赔”等质疑进行了回应。

  现在又被用户曝出涉嫌非法收集个人信息。

  这个月的相互宝可谓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对于超1亿用户的相互宝来说,可谓是走到了成立以来的信任危机最高点。

  据这名曝光的用户反映,在支付宝相互宝页面点击“忘记身份证?”后,居然出现了两位同学的完整姓名及证件号码。

  相互宝展示了第三人的详细身份信息(图片来自私银)

  我们都知道现在的大数据很牛逼,很多时候个人信息也会被泄露出去,成为骚扰电话的目标之一。

  作为个中翘楚的蚂蚁金服,采集数据的能力就更不用说了。

  但是,在软件上堂而皇之地显示出第三方包括身份证在内的详细信息,恐怕还是非常少见的。

  大数据采集对用户隐私保护提出了挑战

  这名用户立刻联系了支付宝客服,通话长达2小时38分钟。但客服的解释则是该用户曾经授权过支付宝平台从“飞猪”获取个人信息,该用户表示没有提供过这类授权,支付宝客服提出愿提供30元作为补偿。

  这里我觉得大家不要被客服带偏了。

  不管用户有没有授权支付宝从“飞猪”平台获取其个人信息,支付宝都没有权力将个人信息展示给第三人查看。

  像这起事件中把两位同学的身份证号码展示给他人查看这件事,支付宝是没有权力这么做的!

  个人身份信息不能展示给他人查看

  去年12月30日,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秘书局、工业和信息化部办公厅、公安部办公厅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办公厅联合发布了《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

  在这份文件中,明确规定了“未公开收集使用规则”、“未明示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和范围”、“未经用户同意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违反必要原则,收集与其提供的服务无关的个人信息”、“未经同意向他人提供个人信息”、“未按法律规定提供删除或更正个人信息功能”或“未公布投诉、举报方式等信息”的行为。

  其中,“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应用提供个人信息”是明确规定禁止的行为。

  明令禁止“未经用户同意,向第三方应用提供个人信息”

  对于非持牌经营的问题,等银保监会制定完标准,将相互宝等网络互助平台纳入监管体系之后可以得到解决。

  对于高涨的分摊金额和较高的管理费,可以通过技术手段降低整体成本,实现分摊金额的稳定以及管理费的下调。

  但对于违规展示用户信息的问题,牵涉到1亿相互宝用户的个人隐私,如果不予以解决,损害的是所有相互宝用户的信心!

  希望在这件事情被曝出以后,相互宝方能尽快给出自己的解释。